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立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对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出的新要求。二十大报告专门拿出一个段落阐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对“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等方面,都作了具体部署。我们党员干部作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国企管理人员作为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必须加强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领悟,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切实增强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真本领,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拥护者、忠实践行者。
一、提升站位格局,明确目标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比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10年来,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国在续写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同时,交上了一份令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绿色答卷”。与新时代共成长的水发集团,高速发展期也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10年。正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水发走出了聚焦“生态、环保、民生”产业的路子,投资所向之处,一项项“问题清单”变为“成绩单”,一个个“堵点痛点”变成“工作亮点”。比如,日喀则50MW“光伏+储能”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是山东省援藏工作20多年来单体投资额最大的产业项目,得到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领导的高度评价;比如,珠海兴业研发楼节能率高达88%,是全国首个、目前唯一一个获评零能耗运行标识证书的建筑,兴业新能源产业园是国内零碳工业园区的标杆,整个水发兴业能源集团2019年就已达到“碳中和”状态,2022年列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第209位、中国能源企业(集团)500强第309位;比如,作为“外电入鲁”重要组成部分的吉林通榆500MW风电场项目,在同批次核准的风电项目中最先完成招标、最先开工建设,近期又刷新并网以来单日发电量超过千万KWh的记录,让水发能源在山东省新能源投资企业的龙头地位得以充分展现。再比如,我们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方面迈出坚实步伐,与包交投合作的包头市风光制氢绿色化工一体化项目、抽水蓄能电站等,新增加储备新能源项目指标3个GW。可以说,绿色正是水发能源的底色。但要清醒地认识到,企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主体,在新的竞争格局下,我们还面临着新的转型压力和发展机遇,必须进一步加深理解党中央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进一步增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占比约83.4%,其中煤炭占比仍高达56%,这是最大的实际。如果不立足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传统能源退出不是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就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冲击。必须坚持先立后破,一手抓好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一手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同时,我国多年形成的产业结构具有高耗能、高碳排放特征,高耗能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幅度提高经济绿色化、低碳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因此,水发能源作为山东新能源投资龙头企业,必须将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作为目标任务,在“双碳”实践中“走在前、开新局”。应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在山东东营、甘肃白银等地规划布局“农+风光电”和新能源组件生产、石油交易中心等项目,将水发能源打造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平台。
二、强化工作认知,找准实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从世界范围看,绿色低碳转型是经济结构升级的新方向,孕育经济增长新空间,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也相当大。从我国近年的发展态势看,一方面,绿色转型正在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形成许多新的增长点。比如,我国风电、光伏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制造业产能、新增和累计装机规模近10年持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巨大的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需求和绿色消费需求,正在催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绿色市场。比如“十三五”时期我国共建设2000多家绿色工厂和170余家绿色工业园区,绿色消费规模逐步扩大,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世界第一。总的看,绿色产业正在孕育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供给、形成新需求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我们强化“双碳”工作认知,就是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对绿色低碳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关系的认识,系统学习相关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其实现路径,从而进一步明晰水发能源的全面绿色转型战略。实践中,要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发挥好科技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和“关键变量”的作用,在习总书记强调的其中四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推动能源革命。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等等;二是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三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加大垃圾资源化利用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四是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加快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同时,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这三份贯穿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顶层设计文件中,都对国有企业加大绿色低碳投资,积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应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支持措施,擘画了行动路线图。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精准把握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各项要求,聚焦绿色循环低碳重点工作,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致力于做强、做优、做大清洁供能、涉碳治理服务等业务,把水发能源加快培育成为具有市场主导权的行业一流企业、新能源“链主”企业。
三、坚持系统观念,科学统筹谋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涵盖能源、经济、社会、气候、环境等众多领域,涉及政府、企业、公众等多个层面,是一项长期的、高度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到区域、地方,再到行业、企业乃至个人参与其中,协同发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是对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路径和重点任务。他强调,要注重处理好4对关系,一是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二是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三是处理好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又要放眼长远,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四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等等。这4对关系的论述,句句都是真经,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回顾水发能源的业绩和成就,也正是得益于坚持了系统观念,加强了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积极践行“双碳”国家使命和山东能源“四增两减、一提升、两保障、两强化”工程,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下一步,一是积极构建清洁能源与水发主业的协同融合生态。利用现有水库、污水处理厂、农业综合体等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项目,打造“水利开发+清洁供能”“现代农业+清洁供能”协同融合生态,助力水发产业“由块到链”转型发展。同时,加大抽水蓄能项目的开发,目前,泰安良庄60万kW项目已取得省能源局项目纳规意见,新签约湖南江永、河北井陉、江西瑞昌3个抽水蓄能电站、规模320万kW。二是积极打造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及生态价值实现一体化的绿色生态商业模式。优化水务、农业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模式,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方案的迭代创新,攥指成拳,对外形成“组合拳”核心竞争优势。三是积极开展“双碳”方面的标准制定。试水涉碳政策咨询、重点行业和区域达峰路径研究制定、碳交易市场构建等,投身“双碳”相关领域产业标准制定,引领新能源组件回收利用产业化规模化。四是积极打造能源环境综合解决方案。以生态系统观构建包括区域综合能源服务、全流域综合治理、工业园区降碳管家、城乡固废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等在内的“水发方案”,串联从生态环境打造到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开发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助力地方政府实现县域绿色转型。目前,我们与30多个县市区达成整县制新能源开发协议,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一场具有变革意义的同台竞技。蓝图已经绘就,目标正在前方,关键是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结合“双碳”背景下政府与企业绿色转型的现实需求,布局新技术、拓展新业态、蓄力新能量,为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贡献出水发能源的智慧和担当。